当身体的免疫系统“错认”了自己 开始攻击本该守护的器官。
这是一场“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战争 它来得悄无声息,却可能让人措手不及。
一、一个肝癌患者的"意外转折"
58岁的绍兴人张先生(化名)与肝癌抗争了2年,经历了多次手术、介入和靶向治疗。然而,1个月前,他突然感到腰背部酸胀,皮肤和小便也开始发黄。这些症状让他心生不安,于是来到浙江省人民医院越城院区检查。“医生,我是不是又复发了?” 张先生焦虑地问,眼神里满是担忧。
影像检查提示:肝内肿瘤转移,胰腺竟也异常肿大!是癌症扩散?还是另有隐情?面对复杂的病情,越城院区肿瘤内科迅速启动MDT(多学科诊疗)。
放射科副主任陈方宏主任医师:“胰腺均匀肿胀,但胰管未扩张,更像免疫性疾病!”
消化内科副主任汪望月主任医师:“必须活检!可能是自体免疫性胰腺炎(AIP)。”
肝胆胰外科、微创外科沈国梁主任医师:“同意自体免疫性胰腺炎(AIP)诊断,肝转移暂不宜手术,建议介入联合免疫治疗。”
介入医学科冯锐副主任医师:“考虑HAIC(肝动脉灌注化疗)治疗。”
经消化内科主任助理朱一苗副主任医师超声内镜穿刺,病理报告证实了专家们的推断:胰腺中挤满炎性细胞,而非癌细胞!结合影像和激素治疗快速起效,最终确诊为罕见的自体免疫性胰腺炎(AIP)——这种疾病起病急、易误诊,却能通过激素"逆风翻盘"。
“真的不是癌症扩散?” 张先生的妻子激动地问,眼中闪过一丝希望。“是的,这是一种罕见的自体免疫性疾病,通过激素治疗效果很好。”肿瘤内科主任助理、越城院区病区主任赵同伟主任医师说。张先生松了一口气,紧握妻子的手:“太好了,谢谢医生!”
二、AIP:一场"自己人打自己人"的战争
自体免疫性胰腺炎(AIP)是一种罕见且易误诊的疾病,临床需高度警惕其与胰腺癌、慢性胰腺炎鉴别。早期诊断依赖组织学和多学科评估,可显著改善预后(激素治疗有效率达90%以上)。
三、自体免疫性胰腺炎(AIP)特点
发病快:常被误认为急性胰腺炎甚至胰腺癌。
治疗神速:激素1-2周即可缓解症状。
隐匿陷阱:20%~30%患者合并肠炎,需长期随访。
张先生接受激素治疗后,腰背部酸痛消失,皮肤黄染迅速消退,肝功能明显改善。治疗起到了很好的效果,笑容也再次挂在了他的脸上。
主管医生赵同伟感慨:“这类罕见病例的诊断就像破案,需要经验、技术和团队协作。”
领跑肿瘤精准治疗,我们是谁?▼
1、浙江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
作为这场生命保卫战的核心力量,浙江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是省内肿瘤诊疗的“标杆”:
2、国家级实力
肿瘤学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国际新药临床试验基地
3、精准抗癌“铁三角”
基因检测+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为患者定制方案
4、多学科“智囊团”
与外科、放疗科、放射等学科深度合作,常年开展MDT
5、科研临床双突破
近5年斩获9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领衔制定专家共识,科室在胰腺癌、肝癌等疑难领域尤其突出:
● 创新开展“分子分型指导下的精准化疗”;
● 胰腺癌精准诊疗方案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 年接诊患者超万人次,口碑辐射长三角地区。
肿瘤内科主任杨柳主任医师表示:
“从张先生的病例可以看到,现代肿瘤治疗早已不是‘单兵作战’。浙江省人民医院坚持用多学科的眼睛看清疾病本质,用精准医疗把握治疗方向。无论是常见肿瘤还是罕见并发症,这里都有一支‘国家队’为患者保驾护航。”
杨 柳
浙江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主任医师
擅长:各种恶性肿瘤的精准诊治和全程管理,包括化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以及生物治疗等。
赵同伟
浙江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助理、越城院区病区主任,主任医师
擅长:结直肠癌、肺癌、肝胆胰肿瘤、胃癌、软组织肉瘤等肿瘤的个体化治疗。
汪望月
浙江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越城院区病区主任,主任医师
擅长:对消化系统常见病、疑难疾病的诊治及内镜下治疗经验丰富,尤其擅长消化道早癌的内镜下诊断及治疗,胆管结石及阻塞性黄疸的内镜下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内镜下精准止血术,消化道瘘或狭窄内镜下支架置入术等。
朱一苗
浙江省人民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助理,副主任医师
擅长:食管、胃肠、胆胰等消化系统早期肿瘤诊治,对肠瘘及疝病的治疗有丰富经验。
沈国樑
陈方宏
浙江省人民医院放射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擅长:中枢神经系统疾病、胸部疾病、心脑血管及全身血管性疾病的影像诊断。
冯 锐
(供稿:浙江省人民医院 作者:浙江省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