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径达10厘米的肾脏肿瘤,占据左肾2/3体积,330斤小伙慕名求医,机器人手术成功“拆弹”
近日,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江南大学附属中心医院)泌尿外科开展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为一名体重达330斤的重度肥胖患者切除直径10厘米的巨大肾肿瘤,解除了患者的病痛。
一、年轻小伙查出肾脏肿瘤 辗转就医均被婉拒
26岁的孔先生体重达330斤,体重指数BMI超50,合并高血压、脂肪肝、代谢性疾病等基础疾病。去年年底,他因血尿前往医院检查,发现左肾存在巨大占位。当地医院高度怀疑恶性肿瘤,需要手术切除才能阻止肿瘤进一步生长。
然而因为他的体重高、肿瘤大、位置深,腹壁脂肪厚度超过8厘米,传统腹腔镜手术视野暴露困难,操作空间受限,多家医院评估后都认为腹腔镜手术风险过高,需要开放手术治疗。
开放手术创伤更大,需要在患者腹部切开一个长达二三十公分的口子,然后再切除肾脏肿瘤。甚至因为他的左肾几乎全部被肿瘤占据,在切除肿瘤时很可能要将整个左肾切除。这么大的创伤也会给术后的恢复带来挑战,他本身就有代谢性疾病,影响伤口愈合。辗转多家医院后,患者慕名来到市二院泌尿外科。
二、手术风险重重 面临“三超”难点
冯宁翰教授团队将患者收治入院,完善检查后,开展了多学科术前讨论。大家一致认为,肥胖患者的肾癌手术本就是泌尿外科的“硬骨头”,该患者的手术风险更大。
首先就是患者的超重体重。330斤的体重意味着患者腹内脂肪堆积,严重挤压手术空间,阻碍手术视线。
其次,超大肿瘤。该患者的肿瘤达10厘米,占据左肾2/3体积,在腹腔镜下切除的难度进一步上升。
超高风险。肿瘤压迫周围组织,与其他脏器和器官的关系更加密切,术中分离肿瘤的难度加大,稍有不慎就可能损伤周围血管或脏器,甚至引发大出血,导致不得不切除整个左肾。
三、机器人辅助精准“拆弹” 团队协作攻克难关
面对挑战,冯宁翰教授团队没有退缩,经过反复讨论后,为患者制定了详细的手术计划和严密的应急预案,决定实施机器人辅助腹腔镜下肾癌根治术。相较于传统腹腔镜,机器人系统具备540度旋转的机械臂、10倍放大的3D高清视野,能在狭小空间内实现更精准的解剖操作,尤其适合肥胖患者的深部操作。
术中,麻醉与疼痛医学科采用“肺保护通气策略”的麻醉方式,协助进行机器人手术。冯宁翰教授通过机器人灵活的操作臂,避开肠管、胰腺等重要器官,在脂肪组织中精准分离肾动静脉、输尿管及周围粘连组织,逐步游离并完整切除患肾及肿瘤。
手术历时2小时顺利完成,仅在患者腹部打四个不足一厘米的小洞,出血量不足50毫升,术后病理确诊为肾恶性肿瘤,肾上腺组织及输尿管切缘阴性。术后,泌尿外科护理团队定制肥胖患者术后康复方案,协助患者进行术后快速康复。
该手术的成功实施突破了肥胖患者微创手术的技术瓶颈,更展现了医院在机器人辅助复杂泌尿肿瘤手术领域的领先水平,为类似高危病例提供了宝贵的临床经验。医院自引入达·芬奇机器人以来,已完成数百例高难度泌尿肿瘤手术,其中不乏肥胖和复杂的泌尿系肿瘤患者,为既往无法耐受开放手术的患者提供了新选择。今后,医院将继续探索“精准化、个体化”治疗模式,让更多疑难患者受益于科技创新与多学科协作。
(供稿: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作者: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