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焦点新闻

瑞典:发明之国的创新源泉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2-02-01

瑞典只有900万人口,面积不足45万平方公里,应该算一个小国,但世界上2-3%的发明来自瑞典:冰箱、温度计、安全带、安全火柴、鼠标、拉链,还有真空吸尘器……这里还诞生了世界科学最高大奖——诺贝尔奖。这个发明之国背后的创新精神究竟来自何处?


诺贝尔奖的诞生地

      消息一经公布,竟然遭到瑞典国内舆论的重多指责和非议,大家认为诺贝尔这一决定缺乏爱国主义精神,因为诺贝尔奖是对全世界开放的,瑞典人并不会得到特殊的关照;当时皇家科学院的院长也认为诺贝尔应该把钱捐给科学院,而不是设立什么奖。
      “这就是每年十月对外公布诺贝尔物理、化学和经济奖的大厅,请进吧。”
      当满头银发的瑞典皇家科学院院长林奎斯特先生很有风度地为我们打开会议厅大门时,我真是很惊喜,这毕竟是每年发布世界最高科学大奖结果的地方啊,能有机会深入其中一看究竟,实属难得。
      欧洲装饰风格的会议大厅,古朴中透出庄重典雅。四周墙壁上挂满人物肖像的油画。“这都是瑞典皇家科学院历史上作出杰出贡献的人物。”院长眼望墙上前辈的肖像,满怀崇敬。“这是第一任院长林奈,‘植物分类学之父’;这是摄氏温度的发明者;这是第一位女院长。”瑞典皇家科学院成立于1739年,有将近300年的历史,与英国皇家学会、法兰西科学院等老牌科学院齐名,在世界科学史上享有崇高的地位。院长走到一幅油画前,油画上的人物戴一副眼镜,有些眼熟。“斯文赫定,他与你们国家很有渊源。”我使劲点点头,探险界绝对的传奇人物!
      皇家科学院是瑞典整个科学金字塔的塔尖,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科学家。但最为外人所知的还是它受发明家诺贝尔所托,成为决定诺贝尔物理、化学奖(1961年由瑞典中央银行资助设立了诺贝尔经济奖)的核心机构,每年公布获奖名单时,这里会吸引全世界的目光。无数耳熟能详的名字曾在这里被宣布:居里夫人、杨振宁、李政道。
      有趣的是,瑞典皇家科学院当初并不情愿担当诺贝尔奖的确定工作,差点儿使这一世界最高科学大奖夭折。原来,1896年12月10日下午4:10,发明家、炸药大王诺贝尔在意大利病逝。他先后立了3份遗嘱,最后1份明确表示用所有现金财产设立一个基金,将其每年收益分成5份,奖励在化学、物理、生理或医学、文学、和平领域对人类发展贡献最大的人。消息一经公布,竟然遭到瑞典国内舆论的重多指责和非议,大家认为诺贝尔这一决定缺乏爱国主义精神,因为诺贝尔奖是对全世界开放的,瑞典人并不会得到特殊的关照;当时皇家科学院的院长也认为诺贝尔应该把钱捐给科学院,而不是设立什么奖。幸亏诺贝尔的遗嘱执行人据理力争,最终保全了诺贝尔奖的设立。
      诺贝尔医学奖是由瑞典另一个重要科学机构——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确定。它成立于1810年,今年恰好赶上200年大庆。与瑞典皇家科学院高贵典雅的会议大厅相比,医学院的诺贝尔大厅设计风格更加简约明快,两层小楼很不起眼,外来的人们会很轻易地走过。走进2楼确定每年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会议室,最吸引人的是一张巨大的圆桌,每年诺贝尔医学奖委员会都要坐在这里经过反反复复的讨论,最终确定获奖名单。这一定是件既辛苦又让人非常骄傲的事情。
      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院长海瑞克森是位50多岁的女士,非常干练。她是医学院历史上第20位校长,在她的领导下,这里成为北欧生命科学研究的领跑者,特别在干细胞的研究上处于领先水平。瑞典全国一半以上的医学博士出自卡罗林斯卡,也有近300名来自中国的留学生在这里先后取得博士学位。
      有着近300年历史的瑞典皇家科学院与200年的卡罗林斯卡医学院一起,成为瑞典科学传统大厦的两块重要基石,而诺贝尔奖更是在瑞典的科学王冠上增添了一颗最绚烂夺目的宝石。




  责任编辑: 兰少赓视频来源: dee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