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视频中国

“品格大师”徐汉棠

发布时间: 2015-07-21 | 来源: 中国宜兴国际陶瓷文化艺术节官网 | 作者: 吴爱凤 | 责任编辑: 吴爱凤

“品格大师”徐汉棠

他,是一位举足轻重的紫砂艺人。

他,是一位无私奉献的耄耋老人。

他,更是一位令人敬仰的品格大师。

上月30日,中央文明办在吉林省吉林市举办中国好人榜十二月份入选名单发布仪式,我市的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徐汉棠成功入选。

去年9月,当时82岁的徐汉棠出资千万元,设立了我市首个个人冠名的教育基金会。此项基金专门用于奖励优秀学生、资助贫困学生和其他教育公益事业支出。徐汉棠用朴实的行动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助学颂歌,彰显了老一辈紫砂艺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我只是做自己想做的事”

拿出一千万元设立教育基金会,当时,也有朋友劝徐汉棠:“这样做,让其他大师怎么办?有的大师也许比你更有钱。”但徐汉棠执拗地认为:“做好事,难道还要照顾其他人的感受?我只是做自己想做的事。”

多年来,徐汉棠正是遵循自己的想法,执着地从事着社会慈善事业。早在1992年,他就捐资10万元创立“顾景舟、徐汉棠教育儿童奖励基金”;2006年,市慈善会丁蜀分会成立,他又捐资10万元;他还多次私下向市第二人民医院的负责人打招呼,如果碰上哪家孩子生重病,负担不了医药费,就和他说。几年前,一位吴姓的孩子罹患白血病,徐汉棠得知后,立即捐资5万元;2008年汶川地震,他捐资2万元……截至去年8月底,徐汉棠出资扶贫济困达200多万元。

徐汉棠的执拗性格也贯穿于他的艺术生涯。1985年,作为顾景舟大师的大弟子,徐汉棠打破铁饭碗,从国营性质的宜兴紫砂工艺厂跳槽到乡镇企业性质的宜兴紫砂工艺二厂,担任总工艺师。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徐汉棠觉得,当时宜兴紫砂工艺二厂技术力量薄弱,工人都是来自周边的村民,有些就是他过去的街坊邻居,看着他们学艺很辛苦,他就想过去帮帮忙。在徐汉棠的直接指导下,一大批德行优良的紫砂人才茁壮成长。

“他一直是我们的榜样”

在家人和徒弟们的眼中,徐汉棠一贯勤俭节约,处事低调,甚至没有操办过一次像样的生日庆典。大家都为有这么一位师长而感到自豪。

弟弟徐协棠起初担心侄子侄女不同意徐汉棠捐资助学,特意写了一封长达20页的书信。信中这样写道:“现在经济条件极大改善,他从不改本色,始终过着平常人的生活。对比一下周围的部分人,一旦有钱就成为‘土豪’,追求奢华享受,我为有这样一位平常而又了不起的兄长感到骄傲。哥哥的所为也秉承了徐家的优良传统。”徐协棠说,哥哥很早就想用一种有效形式来回报社会,教育基金会的成立,让他在耄耋之年实现了自己的夙愿。

徐汉棠的长子徐达明说,父亲起初提出捐资千万元设立教育基金会,子女们都觉得很诧异,但都尊重和支持他的义举,也会向父亲学习,因为父亲经常教育他们做人要懂得感恩。徐汉棠的徒弟、省陶瓷艺术大师范伟群说:“他一直是我们的榜样。在宜兴紫砂工艺二厂学艺期间,师傅不仅倾囊相授自己的技艺,而且一直教育我要积极反哺社会,做一名德艺双馨的紫砂艺人。”在师傅的引领下,范伟群也积极参与社会慈善事业。去年,他就出资50万元,在丁蜀高级中学设立教育奖励基金。

“向真正的大师致敬”

凡人善举,从个人到群体,从一地到全国,不断焕发感召的力量。自去年12月“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在网上展示评议以来,他们的感人事迹引发了强烈反响。广大网友点击查看候选人事迹,并踊跃跟帖,分享感悟,仅在中国文明网活动平台就收到网友评议留言37万余条,页面浏览量更是达到480余万人次。

伴着新年的钟声,徐汉棠等“中国好人”带来的感人故事,又一次激发着人们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热情和力量。“向真正的大师致敬!”“省吃俭用一辈子,捐资千万帮助寒门学子,这是一种崇高的精神,社会需要这种精神!”“赞一个,社会正能量!”“大师果然有大师的风范啊,做善事也是杠杠的!”…… 许多网友在阅读了徐汉棠大师的事迹后都留下了肺腑之言。中国文明网的报道中这样写道:“12月‘中国好人榜’候选人在网上展示评议以来,他们的感人事迹打动了许多网民。网民们认为,火柴火焰虽小,却能发热发光,好人以小小的火焰燃起温暖的爱心之火,令人感动。希望更多的人加入到做好事的队伍当中,让社会充满温暖、充满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