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兴古称阳羡,位于苏、浙、皖三省交界的太湖西岸,沪、宁、杭大交通的中心,是长江三角洲的一颗璀璨明珠。宜兴自然条件优越,物产资源丰富,山水秀丽焕彩,素以“陶的古都、洞天世界、茶的绿洲、竹的海洋”而享誉海内外。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都仰慕这里的秀丽风光而来寓居,吟诗作画,宋代大诗人苏东坡更留下了“买田阳羡吾将老,从初只为溪山好”的诗句。宜兴的溪山胜景画卷,让人叹为游止。有沿太湖 55公里湖岸以兰山半岛最为秀丽的太湖风光;有1934年便开发与法国里昂洞、比利时汉人洞同称为世界三大奇洞、演绎“梁祝文化”的我国AAAA级景区善卷风景区;体现出“陶祖文化”的陶祖圣境风景区;还有各具特色的张公洞、灵谷洞等溶洞景观;其中有“华东第一竹海、苏南第一峰、太湖第一源”之称的竹海风景区更是我国竹文化和竹风景的代表性景区;有融山水风光和人文景观寓一体的龙背山森林公园;有江南园林之源以山林野趣见长的玉女潭;有“天然植物王国”之称以“稀奇古怪”为四大特色的省级自然森林保护区龙池山;有立体的画、无声的诗而随山势铺展流韵的一望无际的茶的绿洲,也有大片的青梅园、葡萄园、板栗园、梨园、桃园等一大批现代农业观光园,以及十里野荷园、杜鹃花基地、紫砂村等特色观光区,这些旅游资源数量之多,特色之鲜明是一般地区所罕见的。
世界上陶瓷的发源地在中国,而中国陶瓷的古都则在宜兴。宜兴陶文化源远流长,早在新石器时代,宜兴的先民便发明了陶器。七千多年来,勤劳智慧的陶都人创造了灿烂辉煌的陶文化和无与伦比的陶瓷艺术。被誉为“东方明珠”的宜兴陶瓷名传天下,紫砂、均陶、精陶、青瓷、彩陶“五朵金花”各放异彩、独步千秋的紫砂陶更为世界一绝。“人间玉珠安足取,岂如阳羡溪头一丸土”便是对紫砂陶艺的绝妙写照。
古往今来,隽秀灵毓的青山碧水孕育了浓郁的地方文化和杰出英才。宜兴不仅是风光秀丽的旅游城市,也是举世闻名的“文化之乡”和“教授之乡”,可谓人杰地灵,人文荟萃。宜兴人自古即以好学上进著称,历来以耕作为本、读书为荣,文人学士中的杰出者,代不绝书。东汉有兄弟封侯的蒋澄、蒋默“一门九侯”;三国两晋有周宾、周鲂、周处、周琦“四代英杰”,其中周处射虎斩蛟、改过自新的故事国人皆知,千古流传。近百年来,宜兴人文荟萃,英才辈出。革命家潘汉年可歌可泣,光耀青史;美术界有徐悲鸿、钱松喦、尹瘦石、吴冠中;文学新闻界有于伶、曹辛之、徐铸成、沙蕾;音乐界有储师竹、张权、闵惠芬;科学教育界有周培源、蒋南翔、唐敖庆、史绍熙;体育界有朱了洲、王南珍、董承良……各界名人,枚不胜数。国家教委统计资料表明:宜兴为全国现职教授最多的县(市)。因而,宜兴又获得了“教授之乡”的称号。在我国第一次科技大会上,主席台就座的 10人中,宜兴人便占了4位,周培源、蒋南翔、潘菽、唐敖庆4位学者一口乡音分外亲热,被人戏称该会“成了宜兴人的天下”。1988年3月30日,欧洲日报曾专门登载了《江苏宜兴风水好,大陆学者它居多》的文章,报道了宜兴文化和教授之乡的奇特现象。
宜兴人才辈出格局的形成与宜兴尊师重教的历史是密不可分的。近几年来,宜兴本着有利于教育发展、有利于素质教育实施的指导思想,积极稳妥地推进教育改革,实现了各类教育事业的协调发展。全市小学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继续保持 100%,初中入学率、巩固率、毕业率分别达100%、99.77%、99.99%;本科过线率为34.04%,超出全省平均水平11个百分点,在无锡大市中处于领先地位。其中,市职教中心本科过线人数列无锡市职业学校第一。全面进行办学体制改革,在成功创办2所股份制学校和4所公办民营学校的基础上,新建了民办凌霞实验中学。全市各级各类学校新办成人高等教育学历班32个,参学近1300人。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能力,加快技术工人培养。2004年上半年,全市从业人员培训10.5万人,全员培训率达23.9%,较好解决了企业的用人问题。如今,宜兴“教授之乡”的美名已和山水焕彩的自然风光融为一体,珠联璧合,在世人心中,熠熠生辉,散发着恒久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