雍和宫简介寺院布局殿堂佛尊 四季雍和 数字雍和
佛教节庆 早课诵经 法物开光 祈福超度
雍和史话 今日雍和 雍和期刊 文化研究 雍和视频
博物馆简介 陈列展览 文物收藏 雍和建筑 非遗项目
开放时间参观门票导游服务佛事服务客服中心法物流通咨询电话

宗喀巴大师的佛学思想与《菩提道次第广论》

发布时间:2019-06-10 14:54:34 | 来源:雍和宫 | 作者: | 责任编辑:吴婧

作者:胡雪峰

 

宗喀巴

    就宗喀巴大师菩提道次第中所阐释的理念来讲,做为合格的老师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作为学生应该将如何亲近善知识。选择好老师对人的一生乃至解决生死大事,究竟离苦得乐,是非常重要的。我认为作为社会、团体、公司、家庭的主管,如果像《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对老师要求的 “善师须具戒定慧, 德胜勤奋学问广;具有正见善解说,富有慈悲有耐性” 来做的话,应该都是好老师、好领导、好家长。

    《菩提道次第广论》中,对学生的要求是:“心正聪慧求上进,此乃堪称闻法器。”以及在《华严经》中所说的九种心,亲近依靠善知识(好老师)的话,就能得到一切自利利他的伟大成就。这就是说,具备正确的心态心情,聪明智慧,又加上一心求上进的学生,才是合格的学生。社会、团体、公司、家庭的每一个成员都心正,而且没有私心杂念,一心为国家、为社会、为公司、为孝敬父母而学习工作的话,自然而然社会更加高效和谐,呈现欣欣向荣的新面貌。

    蒙藏佛教地区为了纪念宗喀巴大师 “诞生、成道、涅槃”,每年农历十月二十五日,都要举行盛大的法会。北京雍和宫也不例外,全体僧众从当天早晨到下午在法轮殿举行盛大的纪念大法会。雍和宫作为蒙藏佛教格鲁派寺院,在许多殿堂均供奉有宗喀巴大师铜鎏金像,尤以法轮殿正中的鎏金锤鍱宗喀巴大师像为最,此像高6.1米,塑造于1924年。1979年至1999年雍和宫僧众相继捐款,将此像泥金与贴金,2011年又重新镀金,使之更加庄严与慈祥。雍和宫在法轮殿宗喀巴大师像周围摆上花、香、灯、水、面供等五种供物各满千份以示纪念宗喀巴大师的恩德。

    这个大法会也叫“燃灯节”大法会。这是因为,当天蒙藏地区佛教寺院和佛教徒家庭都燃灯纪念宗喀巴大师的功德,所以大家称这一日为“燃灯节”。

    众所周知,藏传佛教格鲁派(dge lugs pa意为善规派)创始人宗喀巴(tSong kha pa blo po bzang grags pa 1357-1419 善慧称)大师,又尊称为杰仁波且(意为至尊宝)在青海修行之后,16岁就赴藏区佛教圣地拉萨(lha sa,汉译为“天界之地、供佛之地”)求法。时隔多年没有音信,大师有一日收到母亲的书信 ,信中说: 母亲非常想念他,想见他一面。但是,宗喀巴大师为了解脱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在净土拉萨的修行不能间断。为此,宗喀巴大师用自己的鲜血给母亲写了一封发自肺腑的信,表达对母亲的想念,又叙述了继续修行的必要性。这件事充分体现了宗喀巴大师的“为母有情愿成佛”的菩提精神。之后,宗喀巴大师的“为母有情愿成佛”的菩提精神广泛流传于蒙古地区。在这种“慈、悲、喜、舍 (巴利语mettā karunā muditā upekkhā) ” 的佛教思想影响下,又加上蒙藏人笃信佛教,因此许多家庭将家里最聪明的孩子送到佛教寺院为僧。蒙藏传统认为,孩子为僧的话家庭能获得相当于塑造了一座金塔(Altan suburga)那样大的福报。出家为僧的孩子,能“为母一切有情”离苦得乐而精进于修行,是母亲崇高的光荣。

    宗喀巴大师在藏地的哇坚寺给众僧讲经说法开示,一反往日习惯,头上戴了一顶黄色僧帽。当时藏地僧众所戴僧帽,多为绛红色。宗喀巴大师标新立异,僧众和弟子都不明白他的用意,议论纷纷。后来他们才慢慢知道,宗喀巴大师看到许多僧人生活奢靡,喝酒玩耍,彼此争吵,寺院戒律松弛,一些修密法的僧人,吞刀吐火,借尸还魂。信众怨声载道,藏传佛教危机四伏,宗喀巴大师戴起黄帽表示他下决心从自己做起,重整戒律,振兴佛教大业。鉴于当时西藏地区佛教戒行废驰,僧侣生活放荡、追逐利禄,操纵权势等不轨行为,宗喀巴大师遂以噶当派教义为立本之说,结合自己的佛学思想体系,进行整顿,形成新的一代宗风。他鼓励僧人严守戒律,提倡教理系统化,修行规范化。宗喀巴大师主要致力于两件大事,第一件是著书立说。大师一生著述颇丰,共有19函(170多卷册)。其中主要著作有《菩提道次第广论》和《密宗道次第广论》等论著。这些经典是宗喀巴大师对显教、密教的系统论述,是整个佛教进行修持的次第法门。中观学派的“缘起性空论”是整个大乘佛教理论的基石,也成为宗喀巴大师的根本思想见地。

    三世章嘉・若必多吉国师曾说过:“自佛教传入西藏雪域后,历代佛学家对龙树、佛护、月称的中观论进行过研究,但仅作了些表面文字的注释工作。而将《中观论》融汇贯通,变成自己的佛学思想体系的只有宗喀巴一人。”

    宗喀巴大师所致力的第二件大事,是开展佛教社会活动。主要包括:一、要求僧人严格遵守清规戒律,不干涉世俗事务,不娶妻和从事经营活动;二、大力复兴佛教寺院,新建佛教寺院,先后建成诸多佛教大寺院。大师先后还收了许多徒弟,其中著名的八大弟子,都是藏传佛教史上的著名人物;三、明朝永乐七年(1409年)藏历正月初1日至15日,藏传佛教格鲁派祖师宗喀巴大师为纪念释迦牟尼佛神变伏魔,以西藏佛教圣地拉萨大召寺为道场,举办了一次讲述辩论佛法、发愿祈祷等活动的佛事,藏传佛教称这次法会叫黙朗钦摩(sMon lam chen mo)即祈愿大法会,俗称传召法会。在这次法会上,宗喀巴大师讲经传法,主张僧众修持佛法应先显宗后密宗的次第的方便法门,在学术理论上规定必修《五部经论》,创立了辩经、考试,授以格西学位(dge bśes 善知识)的制度。藏传佛教所谓的格西即佛教博士就是在西藏祈愿大法会里以辩论佛法的形式而选出的。

    宗喀巴大师在蒙藏佛学界享有很高的声誉,被誉为“第二佛陀”。明永乐七年(公元1409年)在拉萨东郊兴建甘丹寺,为格鲁派(俗称黄教)祖庭。从此以宗喀巴大师为首的一代宗风,在藏、蒙等地区广为流传,后来在藏蒙地区和汉地便最大的蒙藏佛教派别和最有特色的传承次第,至今已经在世界各地广为传播。

    1419年十月二十五日,宗喀巴大师圆寂,享年63岁。次年,弟子僧众在甘丹寺为大师建成舍利塔,将大师法体供奉在内,并将藏历十月二十五日大师圆寂日作为藏传佛教格鲁派的节日,此后每年十月二十五日这个日子,家家点灯纪念宗喀巴大师的恩惠功德。

    传说宗喀巴大师出生的地方长出一棵菩提树,树上长有十万片叶子,每片叶子上都出现一尊狮子吼佛的形象,树皮上也出现许多天然身像和字迹。后来他的母亲用绸缎包裹着这棵菩提树,在旁边建了一座莲聚塔,以纪念宗喀巴大师的诞生。由于是先建塔而后成寺,故塔尔寺的名字由此而来。

    在蒙藏民众看来,宗喀巴大师集观世音菩萨之慈悲,文殊菩萨菩萨之智慧,金刚手菩萨之威力于一身,大师具足了 “悲智力”, 圆满三大功德。


《至尊宗喀巴大师传》中亦云:


“佛智本质妙吉祥(即文殊),悲悯众生观世音,

神力之主持金刚(即金刚手),三尊幻化宗喀巴。”

这是说宗喀巴大师不仅是文殊菩萨化现而来。而且是三怙主的总聚体性示现而来的。


《上师供养仪轨》中亦云:


“胜妙福田上师前,供养恭敬启请力;唯由乐善根本师,欢悦摄受祈加持。

偶一获得暇满身,通达难得速坏理;此生不趣无义事,祈求加持坚实义。

厄难有情皆我母,数数思维念恩法;如母怜悯独生子;生起真慈祈加持。

愚夫专求能自利,仁王纯一为利他;通达功过差别心,自他等换祈加持。

爱执自己衰损门,爱执诸母功德本;故以自他等换行,作修心要祈加持。

至尊上师大悲者,慈母有情罪障苦;今于我身令成熟,尽我乐善施舍他,

众生具乐祈加持。始初多求广大闻,中于教理现教授;后于昼夜精勤修,普令回向教增长。”


《弘扬格鲁真实义祈愿文》中亦云:


“了脱常断清净见,断除昏沉清净修;如佛如法清净行,善慧教法愿兴隆。

多闻广求成智者,闻修如理己作尊;普令回向益教众,善慧教法愿兴隆。

教法三藏讲闻等,证法三学真实修;智成传记为稀有,善慧教法愿兴隆。

外以声闻梵行修,内以生圆真瑜伽;显密二道无违取,善慧教法愿兴隆。

因乘讲说空性法,果乘方便成大乐;八万法蕴成精要,善慧教法愿兴隆。”


    如是日夜以此相续修行者,就会获得显密一切心要,今生来世获得一切幸福之妙果善法。文中阐述了宗喀巴大师修行功德和修行的方法以及他的佛学思想见地。


一、我们佛教徒在慈方面学习宗喀巴大师的把一切众生视为亲生恩母一样,把慈母有情的一切罪过、业障、苦恼,当下都由我一个人代受;把自己所修行的一切功德乐善悉皆奉献给众生的自他等换的高尚品德。


二、在悲力方面学习大师的那种舍身弘教利生的菩提精神。


三、修行次第方面,综上所述的那样,始初多求广大闻,即首先从诸多功德上师那里求法;中于教理现教授,指第二步把所听所闻到的一切善法去理解、去思维,作为修行者的指路明灯;这才有第三步的后于昼夜精勤修,就是说抓住一切时间与机遇精进于修持方面,这样如理入法地来修行的话,当能“下化众生,上求菩提”,又以密乘而言“即身成佛”是可以实现的。



咨询服务电话:84191906/84191907
版权所有 雍和宫 电子邮件: yonghegong@yonghegong.cn 电话: 86-10-8419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