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视频中国  >   原创  >  
首页> 视频中国

内蒙古乌拉特中旗:“金石交”让“文物符号”赋能民族手工艺

发布时间:2025-03-25 16:56:37 来源:中国网 作者: 责任编辑:吴婧

中国网讯(记者 吴婧)3月25日,由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中旗主办的“金石交”民族手工业融创品牌推介会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本次活动以“融合、创新、品牌、发展”为主题,旨在深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推动民族手工业转型升级,助力边疆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农业农村部、文化和旅游部等国家部委,内蒙古自治区相关部门及高校负责人,专家学者、企业代表等200余人出席。

据介绍,近年来,内蒙古巴彦淖尔市把学用《中华民族共同体概论》(以下简称《概论》)与促进民族手工业融创品牌发展相结合,挖掘、转化、利用《概论》中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符号,在乌拉特中旗全力打造“金石交”品牌,以“黄河故岸阴山下,金石之交在草原”为主题的民族手工业融创品牌,促进边境地区各族群众增收致富,实现品牌共创共享。

在产品展示区摆放着乌拉特刺绣,精巧细致,色彩纹样古雅。 中国网记者 吴婧 摄

在产品展示区摆放着鼻烟壶文创产品      中国网记者 吴婧 摄

“金石交”寓意各民族的深厚情谊如金石般坚不可摧。在打造融创品牌过程中,乌拉特中旗以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为灵感,以中华民族共同体理念为灵魂,打造文创IP。据了解,为破解传统手工艺“小散弱”困境,乌拉特中旗打造总占地面积3100平方米的“金石交”同心创业街,开展乌拉特铜银器、乌拉特服饰、石雕石刻、珠宝玉石、奶食品等特色产业研发和加工销售,搭建“金石交”品牌产业链。

品牌建设过程中,当地整合政府、高校、企业、行业协会等七大主体资源,通过“政府+高校+企业”合作模式,联合内蒙古民族文化产业研究院等机构,获93件国宝文物数字版权授权,将传统工艺与现代科技深度融合。目前,已开发乌拉特服饰、铜银器、刺绣等9大类500余种产品,带动450余人就业,2024年销售额突破3200万元。其中,“龙腾四海吟盛世”挂件等爆款单品月销达6万元,并在深圳文博会上斩获200万元订单。

在产品展示区摆放着乌拉特刺绣文创产品,一件件非遗文创大方淳朴,精巧细致,色彩纹样古雅。   中国网记者 吴婧 摄

在产品展示区摆放着银碗文创产品,一件件非遗文创大方淳朴,精巧细致,色彩纹样古雅。中国网记者 吴婧 摄

蒙古族传统擀毡技艺   中国网记者 吴婧 摄

《凤穿牡丹银碗》受文物元青花玉壶春瓶纹样启发创做而成      中国网记者 吴婧 摄

乌拉特刺绣非遗传承人娜仁高娃    中国网记者 吴婧 摄

乌拉特刺绣非遗传承人娜仁高娃介绍说,通过这些绣品把我们对家乡的情怀、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带出去,让更多人了解乌拉特刺绣,了解乌拉特中旗“金石交”民族手工业融创品牌。后续在政府的帮助和支持下,我们手工艺人要更多的进驻“金石交”同心创业街,研习《概论》,充分挖掘国家级文物新价值,创作出一批极富寓意的文创产品,让“指尖技艺”变为“指尖经济”。

乌拉特中旗传统手工艺协会负责人白玉龙  中国网记者 吴婧 摄

乌拉特中旗传统手工艺协会负责人白玉龙说,我们的金石交融创产品是“非遗+文物”双国宝产品,现有9大类500多种产品。这次推介会我们带来的都是对标《概论》中的文化符号研发的文旅产品。后续我们将继续深挖概论中的文化符号,创作更多、更精湛的融创产品,来扩大我们金石交品牌影响力,让乌拉特中旗的传统技艺走出去,火起来。

推介会发起成立“民族手工业融创品牌建设共同体”

活动期间,“金石交”艺术馆及文化资源数据库正式亮相,实现线上线下联动销售,为大学生返乡创业和文旅产品“走出去”搭建平台。同时,推介会发起成立“民族手工业融创品牌建设共同体”,旨在整合全国设计力量与市场资源,推动民族手工艺品突破地域限制,走向国际舞台,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注入新动能。

未来,各方将进一步深化农文旅产业融合,推动“金石交”品牌标准化建设,持续提升产品创新力与市场竞争力,助力边疆地区各族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打造彰显中华文化底蕴、赋能乡村振兴的亮丽名片。

http://images.china.cn/site1000/2025-03/25/117785451_t1_1X0X600X337_46bd0d0b-24d1-4431-ad90-0683113530f3.png
【责任编辑:吴婧】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