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味“神仙”

璀璨人文 丨 发布日期:2019-02-15 丨 时长:6'01''

http://mp42.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19/4/28/20194281556446424648_408.mp4

“脸蛋上没有胭脂,而只在小三瓣嘴上画了一条细线,红的,上了油;两个细长白耳朵上淡淡地描着点浅红;这样,小兔的脸上就带出一种英俊的样子,倒好像是兔儿中的黄天霸似的。”    

——老舍 《四世同堂》     

兔儿爷是老北京的传统吉祥物,起源已无法考证,但在明代就已经流行。明人纪坤在《花王阁剩稿》中写道:“京中秋节多以泥抟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状,儿女祀而拜之。”至清代时,此俗更盛。清《燕京岁时记》中记载:“每届中秋,市人之巧者,用黄土抟成蟾兔之像以出售,谓之兔儿爷。”

在北京市西城区琉璃厂古文化街上,有这样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门上高挂着一个牌匾,上面写着“老北京兔儿爷”,而这家店的主人就是老北京泥彩塑兔儿爷第五代传承人——张忠强,张忠强的爷爷和父亲都是传统手艺人,而他做“兔儿爷”也有近30年了。早期小店经营困难,张忠强只能咬紧牙关撑着。后来兔爷的文化价值逐渐被大众认可,生意热闹了一些,但他却没有太多欣喜:“我这十平不到的小店呀,说实话只要能收支平衡,不赔钱,就算完成任务了。”

每当有顾客光临小店,张忠强都喜欢用俏皮的北京话讲述兔儿爷的历史与故事。“我们店从来都是只介绍,不推销。愿意买的客人自然会买,推销了反倒会让人瞧不起。”言语之间透着作为“守艺人”的尊严和气节。继承这门手艺几十年来,张忠强收获的不仅仅是兴趣与荣誉,更有传统文化带来的感动。就张忠强回忆,有一位几十年后归国的华侨,专程带着翻译来到店里买兔儿爷,应该是为了追寻儿时的回忆吧,离开超过70年,北京的一切都变了,没想到这个小玩意儿还存在着,作为一种“念想儿”,老华侨特别高兴。

兔儿爷制作从打坯、合模、起模、沾水、刷边、修饰、压光、扎耳朵到晾晒十几道工序,由于制作过程繁杂已经很少人从事这项工作。张忠强最想做的事情,就是把古老的制作方法,制作技艺,传承下去,又要符合今天的文化发展。出于对兔儿爷的感情和心中那份社会责任感,张忠强决定尽己所能,留住兔爷。于是他开始在社会和学校推广兔儿爷的制作工序,每周都给小学生和志愿者们上课。“我教的五、六年级的学生里,是有几个好苗子。但现实的,他们会面临升学的压力,很难把这个事业继承下去。”张忠强语气中透着些无奈,“不过也不用太急,起码我还能做好几年呢,我还年轻。”

张忠强最大的心愿就是希望拥有一家北京兔儿爷博物馆。如今,在政府的支持下,他在前门开了一家展示兔儿爷制作技艺的小店。在店里,你总能看到他不厌其烦地为顾客讲解着兔儿爷的故事和技艺。张忠强说“能为北京城留下点东西,能为北京文化留下种子,再辛苦都是值得的。”

编导 剪辑/韩歆昊

摄像/李凯馨

摄影/张若梦 

特别策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