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mp42.china.com.cn/video_tide/video/2019/10/25/201910251571994146213_408.mp4
从左至右:刘红立、王同锁、王改敏、刘亚蒙 中国网记者 张若梦 摄
2006年,曲阳石雕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曲阳,有几万人在从事石雕行业。对于来自石雕世家的王改敏来说,石雕对她来说已不仅仅是一项简单的工作,还包含着祖祖辈辈代代相传的技艺与精神。“我的父亲是石雕手艺人,我也是石雕手艺人,丈夫是曲阳石雕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如今,留学回国的女儿也在从事石雕行业。”
王改敏的父亲王同锁出生于1945年,14岁到北京建筑艺术雕塑工厂,师从雕塑家王二生(其叔父)及多名老雕塑家,学成了一手集雕刻、绘图、设计艺术为一身的技艺。他曾参加人民大会堂、毛主席纪念堂、军事博物馆等建筑的雕塑工程。1965年3月,曲阳第一雕刻厂成立。在人才极度缺乏的情况下,王同锁回到家乡,第一个报名加入了曲阳县第一雕刻厂,立志为家乡雕刻事业的发展做出贡献。后来,他成为了曲阳县第一雕刻厂的技术厂长,带起了一批优秀的徒弟。“老实做人,认真做事;艺无止境,精益求精”,这十六个字道出了王同锁教育徒弟的精髓。而他最出色的徒弟,就是后来成为他女婿的刘红立。
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鼓励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同时又打开了对外开放的国门。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已经学成技艺的刘红立和妻子王改敏开起了自己的公司。 “那时都是以产定销,每天都有许多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来我们厂子下订单,我们能产出多少就能卖出多少。”
科技的飞速发展改变了石雕的生产流程。金刚石、金刚砂、3D打印等各种新型材料工具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不过,在每个作品出厂前,刘红立坚持要用最原始的锤子和钻子等工具,亲手把细节再雕琢一遍。他说,这是手艺人的“认死理儿”,只有用双手才能雕出最完美的工艺品,而他不允许自己将一件不完美的作品交出去。如今,刘红立的作品几乎遍布中国的每一座城市,更遍布整个世界。2008年,刘红立的作品《释迦牟尼双色佛》,被选中作为国礼献给斯里兰卡总统。
除了手艺的传承,对于刘红立和王改敏一家来说,石雕也维系着亲情。他们的小女儿刘亚蒙在英国学习设计,毕业后选择回国,继续传承石雕文化。刘亚蒙觉得,自己的祖祖辈辈都在从事石雕,这项技艺已经融入了自己的骨血。她希望石雕工艺不仅能用在大型建筑上,更希望石雕产品能走进现代人的家中。“可能我们这代人已经不用担心温饱问题了,因此我们希望日常生活中的物品也可以既有颜值,又有文化。”回国后的刘亚蒙有时也会和父亲一起雕刻,她的设计时常会给父亲带来一些新的灵感。但不变的,是传承百年的雕刻技艺的初心。
从参与新中国的基础建设,到帮传统石雕工艺品走出国门,再到让石雕产品走进寻常百姓家,70年间,这个石雕世家三代人始终坚守着手艺人的初心,不仅参与着新中国的建设,更是新中国发展进步的见证者。
Hi中国人工作室 出品
出品人/ 王晓辉
总监制/ 薛立胜
监 制/ 戴 凡
策 划/ 张若梦
记者、编导剪辑/ 罗兰素丹
摄影摄像/ 张若梦
联系电话/010-8882 8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