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PM2.5中的“头号健康隐患”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3-10-28  内容来源: 上海东方高清

污染颗粒物进入人体“路线图”

 

    PM2.5(空气动力学直径在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被认为是污染大气环境的重要物质,然而在PM2.5的微观世界里,谁才是给人体健康带来隐患的祸首?昨天,复旦大学研究小组公布最新研究结果,粒径在0.25—0.50微米的颗粒物数浓度与居民健康危害的关系最为显著,对心血管影响尤甚,且粒径越小,健康危害越大。

    0.5微米是个“分水岭”

    “我们选择一个城市,连续从PM0.25一直测到PM30,用流行病统计学的方法来观察不同大小颗粒物与健康风险的关系。”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上海市大气颗粒物污染防治重点实验室阚海东教授介绍,“结果发现0.5这个粒径是一个比较关键的分水岭,小于0.5粒径的颗粒物健康危害比较大,大于0.5微米的颗粒物数浓度与居民健康风险没有显著关联。”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教授杨新指出,颗粒物在呼吸道的沉积跟粒径明显相关,这个关键点也恰好是在0.5左右。0.5以下的颗粒物在呼吸道的沉积方式是扩散沉积为主,而0.5以上的颗粒物主要是撞击沉积。杨教授用犀牛和老鼠比喻粒径大小不同的颗粒物,前者质量大体积大,跑起来刹不住车,往往一下就撞进鼻粘膜等,后者质量小体积小,受气体分子影响较大,顺着呼吸气流就往肺里钻。学界有研究曾列出颗粒物进入人体的 “路线图”:7微米颗粒物可进入鼻腔,4.7—7微米颗粒物可到达咽喉,3.3—4.7微米登陆主气管,2.1—3.3微米进入支气管,1.1—2.1微米抵达气管末端,0.65—1.1微米的足以钻进肺泡。从这一点来说,阚海东课题组的研究从另一个侧面印证了污染物颗粒进入人体的深度与健康危害程度有关联。据悉,相关论文已发表于公共卫生领域权威期刊《环境与健康展望》。

    心血管系统受损更严重

    通常认为,大气污染颗粒物给健康带来隐患,呼吸系统排在首位。然而此次研究结果表明,较小粒径的颗粒浓度与人体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关系最为显著。对此,阚教授指出,微小颗粒物不仅能进入肺泡,还可透过人体血气屏障,进入循环系统,对心血管健康产生威胁;其次,肺泡里有非常丰富的神经感受器,微小颗粒物积存多了,可能引发应激反应,打破交感神经调节的平衡状态,“如果人体本身就有心血管疾病,会更麻烦些”。

    据了解,此次课题聚焦的PM2.5中的“小个子”,来源主要是汽车尾气及部分二次污染物,虽然粒径较小但数量多。比如,PM1在上海PM2.5中的质量浓度达80%-90%。与此同时,PM1由于与可见光波长相近,会形成大量吸光、散射现象,成为灰霾天气主因。鉴于此,专家认为,从公共健康角度和环境角度出发,我国应在关注PM2.5的同时,加强对PM1等小颗粒物的“定向检测”,并开展更深入的研究。(来源:解放日报)

 

责任编辑: 孙婉露
标题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