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味不同,年相似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这片960万平方公里的中华大地上,有高山,有峡谷,有平原盆地也有沙漠和丛林,地域的不同与历史的变迁,造就了56个民族不一样的风土人情,春节的庆祝方式也是各具特色。
分布遍及全中国的汉族,是中国的主体民族。春节时,备年货、添新衣,一片喜气洋洋。除夕夜时,全家欢聚一堂,吃年夜饭。春节期间,舞狮子,耍龙灯,演社火,游花市,逛庙会,一直要闹到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真正结束了。
在中国的东北部,有茫茫雪原,有巍峨的长白山,这里是中国满族的发祥地。春节来临前,备年货、开捕节、烙“火勺”,家家炊烟袅袅、户户热气腾腾。过年期间,村子里随处可见红色的满语福帖与对联、挂旗。孩子们聚在一起,打‘嘎拉哈’、滑雪、坐爬犁。天寒地冻也别有一番情趣。
跨越长白山向西行进,来到内蒙古广袤无垠的草原。蒙古族人民新年前便开始忙着布置蒙古包、着新装、马佩红缨和新鞍。在马头琴的伴奏下,通宵达旦的唱歌、玩耍。要把放有哈达的整只牛、羊献给至亲厚友。除夕夜要吃"手把肉"以示合家团圆。亲朋间互赠哈达,恭贺新年吉祥如意。
在云南,分布有傍水而居的傣族居民。傣族的新年是公历4月份。泼水活动是傣历年中最精彩的场面,所以,通常称傣历新年为泼水节。这一天,人们互相泼水,用水表达心中的祝福。新年时节,还会摆起长桌宴,姑娘们唱着山歌迎客人入席,将当地的特色菜端上桌,热情地邀请客人品尝。
多生活在贵州的“苗族”,把春节称作“客家年”,家家户户杀猪宰羊,烤酒打粑庆丰收,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晚上,苗寨的篝火升起,节日狂欢的时刻才刚刚来临。鼓儿敲起来,唢呐吹起来了,阿妹们在苗寨鼓王的带领下,载歌载舞。
这个节日,历经沧桑,走过4000余年,它承载着源远流长的华夏文明,保持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春节。
如今,越来越多的“洋人”也过起了中国年,穿唐装吃饺子互道“恭喜发财”,文化虽不同,情感却相通。走向世界的春节,令中华文化更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