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热在三伏话养生
中国有句俗话“热在三伏”,“大暑”一般处在“三伏”里的中伏阶段。中国地处北半球,每年7月22日—24日的其中一天,当太阳位于黄经120°,中国大部分地区都处在一年中最热的阶段,也就是“大暑”。
“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二十四节气作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自秦汉时期至今已经沿用了2000多年。二十四节气既是历代官府颁布的时间准绳,也是指导农业生产的指南针,准确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并用于指导农事活动,影响着千家万户的衣食住行。
“大暑”全国各地温差不大,经常出现35℃--40℃的高温天气,也是喜热作物生长速度最快的时期。在中国华北或东北地区降雨增多,但是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多伏旱天气,雨水减少。各地抢收抢种,是抗旱排涝等农业活动较为繁重的时节。尽管如此,中国人还是不忘在每年的这个日子里,忙里偷闲,举行各种民俗活动,在火热的夏季中寄寓对生活的美好希望。
二十四节气将天文、农事、物候和民俗实现了完美的结合,衍生了大量与之相关的岁时节令文化,成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大暑节气的民俗主要体现在吃的方面,这一时节的民间饮食习俗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吃凉性食物消暑。如广东吃仙草、台湾吃凤梨的习俗;另一种是大暑时节吃热性食物,如福建莆田人要吃荔枝、羊肉和米糟,湘中、湘北吃童子鸡,湘东南还有在大暑吃姜的风俗,“冬吃萝卜夏吃姜,不需医生开药方”。
大暑节气在生活方面同样有讲究。比如,从现在十分流行的中医养生来看,大暑是冬病夏治的最佳时机。可以通过喝热水,散步等方式让身体微微出汗,排出体内的湿毒才能秋冬不生病。夏季补水,但是不能喝冰镇一类的水饮料和食物,会使寒气入侵不能排出,冬天怕冷、脚凉都是伏天不注意导致。在大暑节气,易出现食欲不振症状,典型的“度暑粥”可以选择绿豆百合粥、薏米小豆粥,这些食材都具有补气清暑、健脾养胃的功效。
2000多年前,先人观天时万物,总结出二十四节气,是老百姓有滋有味的生活参考。如今,更多大暑时节的中国传统民俗传至世界各地,养生之道也随着节气文化的传播而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