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首页
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日本語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Español عربي Esperanto 한국어 BIG5

水峪中幡:百年古村中不落的旌旗

发布时间:2019-12-03

  

  北京城西80公里的深山腹地,藏着一个石头堆砌的百年古村――水峪村。这里曾是古时由山西通往京城的重要商道,如今繁华不再,却是古韵悠悠。远山犬吠,静谧人家,突然,一声声嘹亮的号子划破了初冬的宁静,在山谷中回荡――原是村子里的中幡队正在训练呢。


  中幡,原本是皇室仪仗队的旗杆,在行军或是打猎休息期间,旗手们挥舞耍动大旗,给皇上解闷,博得帝王欢心,而后逐步演变成民间庙会中的表演节目,是中国的传统杂技项目。



  历经数百年,中幡依然在空中飞舞。在水峪村这个古老村落里,始终留有中幡的一方天地,代代相传。如今,村中幡队的队员们多数由女性组成,这成为十里八乡的一大特色。每天,在完成繁重的家庭劳作之后,稍做休息,他们便要开始这一天的训练。十几米高、四十几斤重的中幡在他们手中、肩上、脑门、下巴等处上下飞舞,但始终幡不离身,杆不落地。舞中幡有几十个动作,件件有名堂,一只手举过头顶叫霸王举鼎”, 一根大拇指举起中幡名为金鸡独立,把幡在自己身体周围转一圈叫乌龙绞柱,更惊险的是牙齿做架支撑起整个中幡……练就一身绝活,背后付出的辛苦难以想象,除了依靠力气与技巧,更要有坚定的信念、勤奋的训练,刚开始练,两手都是血泡胳膊都被砸青。正因如此,耍幡者多为男性,但水峪村的女人们却靠着自己的力量舞出了一番新天地。从2008年北京奥运会到2019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女子队员们举着中幡走出深山,与国同庆,大放异彩。



  如今,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山村,在外工作求学,留守的中幡队员越来越少。但是手艺的传承却没有就此中断,当地中小学开设了中幡课堂,年轻力量的加入,为这项传统的技艺注入了新的活力。每逢重大庆典,离开村子的队员们也会赶回来,重新扛起中幡,向世人展示它的风采。


  “古老,是水峪村的代名词,这里的一砖一石都有时光雕刻的印迹。而中幡始终像一面扬起的旗帜,村民们代代相传,让百年古村的精气神得以留存。



 


9001354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分享

编导:刘璟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