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缩略图
中国网首页
中文 English Français Deutsch 日本語 Русский язык Español عربي Esperanto 한국어 BIG5
Video Player is loading.
Loaded: 0%
Stream Type LIVE
 
1x
0:00 / --:--

云冈石窟:石窟艺术“中国化”从此开始

发布时间:2020-07-22

云冈大佛双眸炯炯有神,嘴角略带微笑,雕饰精美,历经1500多年历史沧桑,依旧傲然于世。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约1公里;存有主要洞窟45个,石雕造像51000余尊,最高的高达17米,最小仅有几厘米。云冈石窟为中国规模最大的古代石窟群之一,2001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云冈石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家经营的大型石窟。可以说,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公元398年北魏迁都平城,也就是今天的大同。云冈石窟则开凿于公元460年~524年,按石窟形制、造像内容和样式的发展,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


早期石窟(第16到20窟),由著名和尚昙曜奉北魏文成帝旨意主持开凿,人称昙曜五窟,五个石窟的中央都雕刻了巨大的如来佛像,象征北魏五朝的五代皇帝。方额高鼻,大耳垂肩有早期少数民族的特点,区别于传统印度佛像


中期石窟是雕凿的鼎盛阶段,也处于北魏最兴盛时期,色彩与雕刻造型追求工整华丽,雕刻艺术特点大异于早期石窟,从洞窟形制到雕刻内容和风格均有明显的汉化特征。佛像比例适中,佛龛、乐伎、舞伎,造像生动,更加突出人物服饰的艺术表达,带有浓厚的民族风味。同时出现了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


晚期石窟由于北魏迁都洛阳后,大规模开凿虽然停止,但在中下层阶层蔓延起来,规模虽小,但佛像清瘦俊美,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瘦骨清像”的源起,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中外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会贯通。气势宏伟、内容多彩的云冈石窟造像,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


 


9001354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

分享

编导:吴婧 白玥
x
网站无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