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看家乡】保护文化遗产 守好民族精神标识

发布时间:2021-03-12 | 来源:中国网 | 作者:高志伟 | 责任编辑:高志伟

“十四五”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如何在快速建设国家、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不忘初心,做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守护好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各地“十四五”规划中的重要篇章。

数字化,既助力现代 亦再现历史

数字化为文遗保护、文物展示利用提供了新思路。“十四五”期间,广东将建设非遗数字资源库,搭建非遗保护管理的大数据平台;甘肃将建立省级石窟资源数据库,筹划全省重点石窟的实时监测平台;山西将启动古代文明数字化保护工程,建设智慧文博数据底座和“线上+线下”文物安全监管体系。

山东明确将大力发展智慧博物馆,推出博物馆云展览;河南洛阳将实施文化产业数字化工程,提出建设“数字龙门”“数字隋唐洛阳城”等。数字化让文遗保护工作更具科学性,也拉近了现代与历史的距离。

城市建设,既可有高楼 亦应有古迹

城市既要有高楼林立、都市繁华,也应有古城遗迹、历史韵味。城市建设发展与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的关系也可相辅相成。

北京“保”字当先,“注重老城整体保护和复兴”。“十四五”将确定多条历史文化街区并制定保护办法;打造御道历史文化体验核心路径和精品街区,重现老北京风韵。西安则将重点放在了“融”上,将推进包括小雁塔历史文化片区、碑林历史文化街区等历史街区的改造提升工作,打造文化、旅游、商业、生态融于一体的“城市文化客厅”。

区域联动,既保护文遗 亦发展文旅

“十四五”文化遗产保护跨区域合作趋势将越发明显。

传统文化遗产方面,黄河流域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众多文化遗产,多省市联动成必然。济南将加强与沿黄城市合作交流,策划出一批高端文化活动、精品旅游线路;河南省将以沿黄三城(郑州、洛阳、开封)为中心打造黄河文化遗产廊道和郑汴洛文化带,整合建设黄河流域国际旅游门户。

红色文化遗产方面,红色文化遗址是漫天星火,要完整讲述红色故事,有待区域间的协作。安徽省提出着眼长三角一体化下红色旅游合作,开发好红色资源经济价值和教育价值;上海和湖州合作开发从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到湖州安吉余村红色之旅。

我国提出2035年建成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加强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十四五”,文保思路的新拓展、传统手段的再升级,加上5G时代带来的创新机遇,将实现文遗保护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双赢,更好地服务于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守护好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

.  

【“十四五”看家乡】先导宣传片

【“十四五”看家乡】交通工程:上天、入地、下海 条条大路畅通

【“十四五”看家乡】绿色低碳 氢能发展按下“加速键”

【“十四五”看家乡】老年友好型城市:适老、养老 智能时代一个都不能少


客户端中查看 手机中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