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非遗
重器
民俗
味道
大美
回顾
特别策划
柴烧紫砂,火与土的灵魂碰撞,缔造一场不可预见的窑变之美。
2020年12月17日,“太极拳”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太极拳归属为中国古代武术的一种,形成于17世纪中叶,到今天已经传承了300多年,它是中华民族辩证理论思维与武术、艺术、中医等的完美结合。
中国剑文化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出现的,历史丰盈了剑文化,赋予了它勇敢、自由、修身、公平等诸多文化内涵,成为中国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
在北京,有一种特有的民间艺术品,叫做毛猴。毛猴不是真的猴子,是用中药材做成的工艺品,取蝉蜕的头做“猴”头;辛荑,也就是玉兰花越冬的花骨朵儿做“猴”身;蝉蜕的爪子做毛猴的手和四肢——一只活灵活现的小猴子就诞生了。
鼓文化与中华文明相伴而生数千年,其所承载的精神内涵已经远超其乐器的用途。先贤孔子曾说过“鼓之舞之”,可见“鼓舞”一词起源之早。鼓文化的繁荣,反映的是中国社会的安定繁荣,正如千百年来,安居乐业的社会环境必然伴随着鼓乐齐鸣的盛景。
在中国海南省中南部腹地,有一个特殊的“文化社区”——番茅村,中国政府与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合作文化减贫项目示范村。黎锦工艺在这里得以规范、系统地传承并为人们创造着财富。透过黎族妇女的织机、针线,人们可以窥见中国与联合国合作减贫40年的精彩缩影。
蟒袍玉带、冠盖华服,在中国当代的影视作品中,帝王将相的戏码不断被上演。除了宏大的历史叙事,华丽的宫廷服饰也是引人注目的焦点。帝王胸前盘龙图案威严大气、文武大臣胸前的飞禽走兽图案华丽繁复,这些精美的刺绣作品代表着古代最高等级的宫廷刺绣艺术。受宫廷刺绣影响发展而来的“京绣”是中国传统刺绣艺术中的一个独特存在。
川剧,是四川成都文化的一大特色,而其中的一项绝技“变脸”,更是让许多人为之赞叹。在遍地的戏园里、茶馆里,喝着盖碗茶,听川戏,看变脸,是成都人品味文化的独特方式。
漆器最早因防腐而做,却最终发展成一种独特的器物。在今天的故宫博物院,收藏有一万七千余件漆器文物,跨越千年,每一件都散发着浓郁的时代与地域特色。
苗绣,是苗族世代相传的刺绣艺术,被称为穿在身上的“史书”。如今,苗绣通过将技艺与产业相通,发挥非遗影响力,成为了苗族人民脱贫增收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