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史海往事

在历史现场 第六集 在风暴中心

中国网 china.com.cn  时间: 2012-02-14

分享给站外好友

视频地址:

把视频贴到Blog或BBS

flash地址:
html代码:

 



第六集 在风暴的中心

  一、"当我们望见雄伟的山脉底下一个小城的围墙时,大圆盘似的太阳正从远山背后落下去。这个小城就是临潼。这小城的对面,在骊山的山坡上,在赤裸的栖息着乌鸦的树丛中,挤集着许多庙宇的屋顶。这是有名的游息地华清观。三千年前,长安是中国第二大朝代的首都。这里是发生事变的适当的背景。"这是二十六岁的新西兰记者詹姆斯.贝特兰1936年初到西安时的印象。西安事变发生之后,贝特兰经过11天的历险,从北平出发到当时中国的风暴中心西安,连续采访了44天,向世界报道了西安事变的真相,这次冒险使当时年仅26岁的年轻人一跃成为世界知名的记者。

  二、1936年这个冬天,一个个风云人物走在这里,张学良、杨虎城、蒋介石、宋美龄、周恩来……上演一出石破天惊的壮举。中国未来的政治格局,从此发生根本性变化。

  三、五年前,震惊中外的9.18事变,使中国的政局日益动荡。1935年军事要塞山海关失陷,华北上空危云密布。日本正在策动所谓的华北五省自治运动,试图控制华北。

  内外交困的蒋介石和南京政府继续对日本妥协,坚持"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失去家乡的东北军被调往陕西,和当地杨虎城的17路军一起负责清剿红军。东北军的首领张学良因为弃守东北而背上了"不抵抗将军"的骂名,但仍然支持蒋介石的剿共计划。

  在陕北,红军刚刚经过了漫长而艰难的长征。虽然疲惫,缺少装备,而且减员严重,但是这支传奇的军队仍然有很强的战斗力,1935年9月到11月之间,在崂山、榆林桥和直罗镇,红军歼灭张学良的三个师,然后在陕北站住了脚。

  南京国防部取消了东北军两个师的番号,受冷落的张学良渐渐失去了对蒋介石的信心,开始接触主张抗日救国的共产党。1935年4月9日夜里,张学良和周恩来在延安桥儿沟的天主教堂会面,商量如何统一抗日,并且达成了秘密休战协议。

  作为剿共的前沿,西安成为蒋介石的关注中心,关于张学良的各种传闻也不时从西安传出。在这种局势下,这座古城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目光。

  四、正是在这个时候,一个个外国记者走在这里,史沫特莱、斯诺、海伦、贝特兰……在风暴的中心目击了中国的风云变幻,感受着震撼世界的瞬间。他们把新闻封锁撕开一个个缺口,由此而成为了中国历史演变中的积极参与者。

  五、斯诺和海伦夫妇,又一次生逢其时,在经历了1935年冬天的一二·九运动之后,他们又率先走进了西安事件的序幕,听到了渐次响起的前奏曲。

  六、出于对红军传奇经历的好奇,斯诺1936年6月从北平来到西安。他采访了西北军领袖杨虎城,还访问了由蒋介石派来监督清剿红军的陕西省主席邵力子。从那里了解到的信息使斯诺相信,他有可能实现他采访红军的计划。

  七、6月下旬,斯诺果然获得机会前往陕北的红军控制区,他是第一个采访红军的外国记者。红军与张学良、杨虎城的军队达成休战协议,使斯诺有机会在长达数月的时间里,从容地采访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领导人。从这次探险式的采访中,斯诺感受到双方的妥协与合作。1936年10月底,斯诺完成四个月的西行回到西安,他说:"我从红色中国走出来后,发现张学良少帅的东北军与蒋介石总司令之间紧张关系越来越尖锐了。"

  八、1936年9月底,海伦接到丈夫的来信,从北平来到西安,寻找去红军控制区,与丈夫汇合的机会。但是西安的局势已经引起了南京政府的警觉,海伦无法前往陕北。

  九、在海伦看来:"西安是一座高墙围绕的古城,城门威严高大,看上去像是为把长有天足的美国妇女们拒之城外而建造的。"不久,一个捕捉独家新闻的机会来到了。在她的朋友,中共人士王林、张兆麟以及刘鼎的安排下,海伦在金家巷五号院的张公馆里采访到了张学良。

  十、这是西安城里一座豪华的院子,也是西安最受关注的地方。张学良这位美国女记者面前慷慨陈词,希望通过外国媒体,向全世界透露自己抗日主张和决心。

  十一、张学良选择海伦,这位当时西安城里唯一的外国记者传递自己的声音,是惯例也是一种策略。安危先生是海伦在年老以后认识的中国朋友

  采访安危:与外国记者谈有一个好处,大事情要告诉外界,还不知道后果是怎么样的情况下呢,往往想通过外国记者先捅一下,做一个试探气球,看一看国内国际上怎么反应,好了,他可以肯定,不好了,他可以否定,果不然,采访了张学良之后,官方就否定这次采访,说张学良根本就没有接见过海伦.斯诺,根本没这会事。

  十二、海伦预感到这次采访一定具有世界性的价值。虽然访问记经过了少帅的修改,但钟楼电报局仍然拒绝发报。深知新闻时效价值的海伦决定返回北平。10月5日到达北平的当天,海伦就将采访的内容发送给各地。海伦的文章标题是:"宁愿要红军,不要日本人",她在文中写道:"在中国的西京西安府,张学良少帅驻在这里剿共的、激烈抗日的东北军行伍中间出现了一个严重的局面。这些军队原来在1931年有25万人,如今只剩13万人,都成了"亡国奴",想家,厌恶内战,对南京政府对日本继续采取不抵抗政策越来越愤慨。下层官兵中间的态度完全可以说是就要谋反了。"

  十三、海伦关于张学良和西安局势的报道引起了极大的反响,人们预感到,在千年古城里,正悄悄的酝酿着巨大的变化。

  十四、收获颇丰的斯诺夫妇开始在北平整理他们的见闻,他们不知道又一个难得的新闻被错过。历史把这次珍贵的机遇留给了另外一位外国记者,她便是艾格丽斯.史沫特莱。1929年,史沫特莱作为《法兰克福日报》的特派记者来到上海。到1936年的时候,她在中国已经是知名的记者和作家。她的朋友宋庆龄和鲁迅都建议她到西安来,寻找去陕北红军控制区的机会。9月份,史沫特莱接到1935年曾在她上海家中避过难的刘鼎的邀请,从上海来到西安写作和疗养。

  十五、史沫特莱住在华清池迎宾馆,她对骊山下的这处疗养地非常喜爱,她说:"华清宫幽深和静谧,远离城市,没有上海那种令人头痛的烦噪之声。"但是11月底,史沫特莱和其他所有的客人都不得不离开,因为蒋介石一行人即将进驻华清池。

  十六、史沫特莱搬到西安城内的西京招待所,她对于西京招待所的印象就坏多了,她说:"西京招待所是一片水泥荒漠中建起来的一个臃肿而丑陋的建筑物。"而这幢二层的洋楼在当时却是西安城内最现代化的宾馆。

  十七、关于西安的种种传言和情报,令蒋介石非常不安,12月4日是蒋介石第四次来西安督促张、杨与红军作战。为了安排新一轮的剿共,三十多万大军正在向潼关集结,五十余架战斗机和轰炸机降落在西安机场,蒋介石准备在两、三个月内血洗陕北。

  十八、西京招待所成了蒋介石随行高官们下榻的地方。与史沫特莱同时在这座建筑里进进出出的客人中,便增加了陈诚、卫立煌、蒋鼎文、朱绍良等数十位国民党方面的达官贵人,传闻他们是来取代张学良的。蓝衣社的特务在西安城内活动猖獗,东北军和17路军中的共产党人及其同情者的黑名单已经列好,甚至连张学良的秘书苗剑秋也因为反内战和抗日的言论,受到通辑而离开西安。

  十九、1936年12月9日,北平学生"12·9"爱国运动一周年纪念日,西安学生举行了空前规模的请愿和游行示威活动,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下午三点钟,史沫特莱出现在游行队伍中,准备一起前往临潼,向蒋介石请愿。现在,关于当天游行队伍的一组照片中,很可能有几张正是出自史沫特莱之手。游行队伍向西安城西十八公里的临潼行进,张学良在灞桥附近的东十里铺拦住了学生,再三恳求结束游行和请愿,并且承诺在一个星期之内,用事实答复民众。

  二十、但这时所有的人都并没有意识到,西安这个巨大的火药桶的引线已经点燃,张学良真的在三天后兑现了他的承诺。

  二十一、事件在12月12日凌晨爆发,史沫特莱对此毫无准备,她整夜未能成眠,听到连射的机枪和单发的步枪。很快,她所在的西京招待所,因为居住着大批蒋介石的高级官员,成了华清池之外的另一个中心。

  二十二、史沫特莱后来这样讲述当天夜里的骚乱情形,"我一直在房间里来回踱步;当我听到从走廊里传来的嘶哑的叫声和激动的呼声时,我的心脏几乎快停止跳动了;我又听到有人把门踢破和玻璃在地板上被砸碎的声响;人们慌乱地走来走去,到处是脚步声、叫骂声……"一群士兵洗劫了史沫特莱。

  二十三、史沫特莱并不知道兵变蓄谋已久,西京招待所里的大员们都成了俘虏,西安机场、火车站、邮电局也已经被兵变的士兵控制。而当时最激烈的战斗发生在西安城外的临潼,蒋介石的卫队大部分被俘虏,蒋介石穿着拖鞋和睡衣从后窗户爬出,逃到华清池后的骊山。天亮时搜山的士兵传来消息,蒋介石已经被找到。

  二十四、抢劫给史沫特莱带来的不快和恼怒,很快就淹没在历史大事件带给她的兴奋之中。她从一位年轻的东北军军官手里接过一份张学良杨虎城等人拟定的致全国的通电声明后,她的情绪随之改变。通电声明提出了改组南京政府、容纳各党派共同救国、停止一切内战、释放全国一切政治犯、开放民众爱国运动、保障结社自由等八项主张。

  二十五、通电声明令史沫特莱为之振奋。之后的几乎每个夜晚,史沫特莱都守侯在电台旁边,用英文向世界发布西安最新的消息。

  二十六、真正走在西安事变漩涡中心、甚至影响着事态发展的外国人,在向人们走来。他便是澳大利亚记者端纳。从1928年年底到1934年,端纳一直是张学良身边的朋友和顾问,1934年10月后,端纳又受到蒋介石宋美龄的信任并担任私人顾问,这位外国人在中国的四十多年经历,堪称充满传奇色彩。如今,西安事变突发,他先后辅助的两位主人,正好是相对的双方。端纳恰好是这样一个双方都能接受,都可以信任的人。从这一意义上说,端纳受到了历史的青睐。

  二十七、这时的西安是全国甚至世界瞩目的焦点,古城西安民情涌跃,各界民众纷涌上街,或街谈巷议,或示威游行。远离西安的其他城市也因情况不明而陷入混乱中。蒋介石的生死未卜,南京政府对于事件如何解决意见不一,亲日的何应钦出任讨逆军总司令,刘峙、顾祝同、徐庭瑶分别带领部队向陕西集结,轰炸机飞临西安上空,并在渭南投下炸弹。

  二十八、端纳熟悉张学良的性情,他相信张学良绝不会伤害蒋介石,12月14日,他偕同颇受宋美龄器重的黄仁霖上校从洛阳飞抵西安。转机由此来到。

  二十九、端纳在西安的张公馆先与张学良会谈,再与杨虎城见面,之后,在两人的陪同下来见蒋介石。经历一番惊魂之后,见到端纳,蒋介石落下眼泪。端纳递上宋美龄给蒋介石的亲笔信。

  三十、端纳随即告诉纽约时报、路透社和其他通讯社,蒋介石生命无忧。当晚,宋美龄接到端纳的电报,她在日记中写道:始发现第一次希望之曙光。

  三十一、12月16日,端纳带着蒋介石下令停止攻击西安的手谕返回南京。17日,中共的代表团应张学良杨虎城之邀来到西安。,这幅曾经在西安城头悬挂过的漫画,画的是东北军,17路军和红军结成三位一体,共同面对事变之后的危机。红军应邀开赴关中,准备迎击从潼关西进的军队,内战可能一触即发。

  三十二、12月20日,端纳又和宋子文飞抵西安。12月22日,宋美龄也来了。在准备去西安之前,宋美龄曾经问端纳,她应该怎么面对张少帅。端纳说,你应该表现得若无其事的样子,别显出情绪不好。西安机场的这张照片上,从宋美龄微笑可以看到,她做到了这一点。

  三十三、经过端纳等人的斡旋,蒋介石终于答应与中共领导人周恩来会见。虽然被蒋介石围剿了十年,而且西安城里也有杀掉蒋介石的意见,但是,在保安窑洞里的中共中央经过商量后的决策是,在眼前民族存亡的关头,需要由一个统一的国民政府来领导即将到来的战争,新的内战应该避免。在得到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承诺后,共产党和张杨二位将军决定释放蒋介石。

  三十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之后,宋美龄还曾这样说:"端纳先生奠定了基础,宋子文砌上了墙,而盖上房顶的则是我。"

  三十五、史沫特莱目睹释放蒋介石的一幕。这一天是12月25日,据12月12日的兵变过了13天。史沫特莱这样描述西安机场的戏剧性场面:"圣诞节前一天民众被告知傅作义将军将飞抵西安,参加抗日联盟,西安飞机杨上挤满了欢迎傅将军的人群。只见一辆汽车驶来,门开处,下车的竟然是蒋委员长及其一行;当时在场的人几乎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明底细的群众被引到飞机场来,是为了使委员长觉得,民众在向他致敬,为他送行。"飞机很快离开了风暴中心西安。

  三十六、第二天,蒋介石回到南京,张学良为表示诚意也来到南京。但是时过境迁,主动和被动的位置已经交换,西安事变中两位主角的命运也因此改变。

  三十七、在西安的这个冬天,还有一位外国记者詹姆斯·贝特兰出现在历史现场,完整而且详细的报道了西安事变。12月12日,贝特兰还在北平。他从一份油印小报上得到了西安事变的消息,马上敏锐意识到这个千载难逢的报道国际新闻的机会。在斯诺夫妇的鼓励下,贝特兰决心赶赴西安。他在燕京大学的学生朋友安排贝特兰和一名东北军军人一同前往西安。

  三十八、同行的化装成商人的东北军军人,正是因激进言论而被通缉的张学良的前秘书苗剑秋。事变后紧张的局势使他们的行程变得漫长甚至不可到达,讨伐张学良和杨虎城的军队封锁了每一条进入西安的道路。

  三十九、"西安是一个严阵以待的城市。"这是贝特兰对西安的第一印象。12月27日晚上,经过11天的跋涉,贝特兰从北平到达西安。因为苗剑秋,贝特兰认识了许多东北军年轻的军官们,他们大多直接参加了那天夜里的兵变。在到达西安的第二天,贝特兰就在他们的陪同下,游览了华清池。通过他们,贝特兰了解了兵变当时,华清池里的真相和细节。

  四十、张学良警卫营营长孙铭九、张学良的秘书应德田以及苗剑秋是东北军中最激进的分子,他们三人被贝特兰称为西安事变中的三火枪手。孙铭九正是12月12日凌晨在骊山半山腰上把蒋介石背下山来的那个人。在这块叫做虎斑石的大石头中间,孙铭九找到了蒋介石。贝特兰当时觉得有趣的是,蒋介石的名字正好可以解释为,介于石头中间的意思。而这些东北军的军官们,这些大事件中的小人物们,正是因为贝特兰的报道,像他们的少帅一样名扬天下。

  四十一、西安事变历史的一幕,因蒋、张的突然离去,戏剧性地拉开又关上,关上又拉开。当然,说收场还为时过早。因为蒋介石的被释放,只意味着兵谏告一段落,而西安事变的全过程一般被认为应该延续至1937年的2月。中央军进入陕西,东北军在发生分裂后东调,杨虎城的十七路军改编,红军改编……三个月时间过去,中国已不是过去的格局,张学良、杨虎城今后的命运注定改变。

  四十二、在这个动荡而又戏剧性的历史现场,几个外国记者经历不同,感受也各异。斯诺对蒋介石被释放之后的局势描述颇为形象、有趣:"有人得到了大进展,大胜利,也有人遭到了大挫折,大失败。但是所进行的决斗就像中国旧戏舞台上两名古代武将所进行的决斗一样。他们口中连声呐喊,手中猛舞刀剑,令人心惊胆战,但是实际上却一点也没有碰到对方。最后,无论是战败者还是胜利者,都大摇大摆,威风凛凛,极其庄严。"

  四十三、史沫特莱又一次表现出指点江山的风格。"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失败告终了,却仍然是一次全国性的胜利。统一的中国,虽然缓慢而且伴有剧痛,终于在渐渐诞生。"

  四十四、在随后到来的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之后,抵抗日本侵略的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历史走进漫长艰难的八年抗战,整个民族经历了血与火的洗浴。




  责任编辑: 佟静视频来源: CCTV